当前位置 :
柳永的八声甘州的理解问题“想佳人妆楼顒望”中“顒”字怎么读?谁能把诗全部翻译一变,另外作者当时是在什么背景下写下这首诗的?其写作意图何在?
 更新时间:2024-04-19 13:20:00
1人问答
问题描述:

柳永的八声甘州的理解问题

“想佳人妆楼顒望”中“顒”字怎么读?

谁能把诗全部翻译一变,另外作者当时是在什么背景下写下这首诗的?其写作意图何在?

柴佳伟回答:
  顒   顒拼音:yóng,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长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面对着潇潇暮雨从天空洒落在江上,经过一番雨洗的秋景分外寒凉清郎.凄凉的霜风逐渐地迫近,关隘、山河冷清萧条,落日的余光照耀在楼上.到处红花凋零翠叶枯落,美好的景物渐渐地衰残.只有长江水,不声不响地向东流淌.   不忍心登上高山下看远方,眺望渺茫遥远的故乡,渴求回家的心思难以收拢.叹息这些年来的行踪,为什么苦苦地长期停留在异乡?想起美女,正在华丽的楼上抬头凝望,多少次错把远处驶来的船当作心上人回家的船.怎么知道我,倚着栏杆的时候,正这样的愁思深重.   八声甘州   柳永   一、背景   柳永出身士族家庭,从小接受儒家思想,有求仕用世之志.因天性浪漫和有音乐才能,适逢北宋安定统一,城市繁华,首都歌楼妓馆林林总总被流行歌曲吸引,乐与伶工、歌妓为伍,初入世竟因谱写俗曲歌词,遭致当权者挫辱而不得伸其志.他于是浪迹天涯,用词抒写羁旅之志和怀才不遇的痛苦愤懑.《八声甘州》即此类词的代表作.被苏轼称赞其佳句为“不减唐人高处”.   二、主题   此词通过登高远望所见,抒发了他漂泊江湖的愁思和仕途失意的悲慨.写出了封建社会知识分子怀才不遇的典型感受.据词中“想佳人”“识归舟”等语,既可以看作是词人离家思亲也不排除为伶工演唱而作的可能性.   三、关于词牌   词牌一名甘州,《西域记》云:“龟兹国土制曲,《伊州》《甘州》《梁州》等曲翻入中国.”《甘州》一曲,初为唐玄宗时教坊大曲,后用为词调,因前后八韵故为“八声”.《伊州》《甘州》《梁州》诸曲,音节慷慨悲壮,柳永精通音律,用来抒写他贫士失意的感慨,有声情并茂的艺术效果.   四、分析词的内容   上片纯写景,写全景这在慢词长调中是不多见的.它取楼头放眼远望的角度,全方位地摄取镜头,画面开阔高远,秋情秋景融为一体,将古今才人失意之悲寄托于自然界美好事物的衰谢销亡之中.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开篇用一去声字“对”领起,富于气势,发腔即已警动听众,如弹词开篇的一声拍板,戏剧人物出场前的亮嗓,又妙在体现了观景的角度,暗藏登楼凭栏远眺之意,为下片作伏笔.“潇潇”表现雨势的急骤.“暮雨”带有寒意,“洒江天”说明地点是在江头,暗伏以下“长江水”句.词人本是登楼观景的,要在江天之际游目骋怀,即所谓“登高临远”,显然希望天高气爽,天色晴朗,可是突然下起了急雨,弥漫江天,又时值日暮天寒,一股凉意直逼词人而来,这就为全词悲秋伤别定下了基调.   “一番洗清秋”是“潇潇暮雨洒江天”的结果.秋日傍晚,一阵骤雨,气候就更加清凉萧瑟了.而这种景象也正与浪游他方的游子空虚、寂寞、忧伤、愁苦之情凑泊.此句景中含情,亦景亦情.“一番”固然是写观此番骤雨而雨也还会有“二番”“三番”.一番秋雨一番寒,秋凉也是渐次为“清”了.换句话说,一切美好的生命都是渐次衰败消亡了.雨之急,暮之寒,“洒”和“洗”的态势,都蕴含着寒风.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一个“渐”字,领起四言三句十二字——便是东坡叹为不减唐人高处的名句,而一篇之警策端在于此.风既寒且急,行旅必少,一切在外求仕、谋职、经商、售艺之人大都回到自己温暖的家园去了,只留下空寂的关山,渡口和楼头孤悬的残照.这一切,强烈地激射出词人流落他乡的伤楚,孤单和愈益黯淡的情怀.这第二韵不单苏东坡赞.刘体仁《七烦堂词译》又比作《敕勒歌》意为景象壮阔,气势雄浑,又极富情感色彩.此际词人乃觉遍宇宙间悲哉之秋气,似乎一齐袭来,要他一人禁当!   既然雨过天晴,又有夕照当楼,那四处的残红败绿必然尽收眼底,故又引出第三韵.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是处”言处处,反映视野之开阔.“红衰翠减”表现远望的感受,真切而又鲜明.站在楼头看那红花衰谢,绿叶凋残的广阔地面.在夕阳的映照下,只觉得红翠两种鲜嫩的颜色已经淡了许多.这种强烈的视觉与暮雨、霜风、残照相联接,必然显现出自然界美好生命的衰残:“苒苒物华休”此乃不可把握的自然规律.自然界如此,人世间又岂能例外,那美好的故乡,深情的佳人和自己蹉跎的青春年华,无一不苒苒逝去.联想到此,自然悲从中来.   “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第四韵承上“休”字言一切生命都将衰亡,只有长江水仍旧日日夜夜奔流不止.“长江水”本是无生命的,只因为它奔流不息,而觉其有了生命.就此唯一的生命也竟感到孤独凄凉,失去了往日欢快的声容.蓦然无语,似乎也在为自己生命的流逝而感到悲哀.江水春夏上涨,波涛汹涌.秋冬回落,涛声渐息.词人将这种自然规律情感化,寓人生悲慨于江流变化之中.   下片纯系抒情,表现内心的矛盾苦闷:不忍登高临远又偏临远,不当淹留又已淹留,思念家园又下不了回家的决心.千回百转,柔肠寸断.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暮雨,霜风、关河、残照均取登高的角度.“登高临远”四字将上片景物收结无遗.又无论登高还是临远,所引发的都是悲戚,岂止东流水有所不忍,那暮雨、霜风、关河、残照、物华、无一不令人触目伤心,故以“不忍“二字总括.然而“不忍登高临远”又不停留在收结和总括前文上,还以居高之势,振臂一呼,唤出了故乡和佳人.原来词人凭楼远眺,顺着东流水的江水,望到了渺茫的前方,意在寻找他的故乡.“不忍”一句与“望故乡”两句作一呼一应之势,将悲秋之慨引向伤离意绪.意谓见万物衰竭固然有所不忍,望不见故乡,引动了归思,心情益发悲凉.这就将“不忍”的情感扩展到一个新的领域.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流?”思乡心切必对浪迹江湖产生悔恨心理,故“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流?”柳永之流落江湖,萍踪浪迹是出于应考、谋职等原因,不得已而为之的,为何又是懊悔之心?原来并未达到目的,只是“客里光阴虚掷“罢了.于事无益的“淹留”想来实在不值得.但词人终究没有回家园,这又说明他仍旧在等待.那冷落的山程水驿还不知要走到何时!那暮雨霜风还不知道要送走多少似水年华.两句作反省自问的语气,深入揭示内心世界.词人内心的矛盾怅惘是含蓄不尽的.   “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绣阁轻抛,沉萍难驻”(《夜半乐》),家庭的温暖与关河的风霜,本是相联系相对立的,悔恨浪游必与思念亲人相生相立,故由“叹”而到“想”,想到那些闺阁佳人急切盼望丈夫返回家园,她们梳洗打扮,在楼头极目眺望,总以为那出现在地平线上的就是丈夫的归船,等到近前,方才知道误认了.如此再三再四,仍站在楼头凝神观望,这是何等的深情,这对于一个在外流浪的人来说,是多么值得珍惜!这两句纯出于想象,词人虚处实写,将佳人的深情动作刻画得细腻动人.“凝”“识”“误”
最新更新
查询网(393r.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查询网 393r.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282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