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后面题目。给大海施肥两千多年前,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地球。”1990年,美国海洋学家约翰·马丁首先提出了“海洋施肥”计划,以遏
 更新时间:2024-04-19 16:34:42
1人问答
问题描述:

A.给海洋施肥是为了遏制全球气候变暖而提出的一个应对计划,它是由美国学者约翰·马丁首先提出来的。B.主张给海洋施肥的科学家认为,施加铁肥能增强浮游生物的光合作用,对于调节大气与海水中二氧化碳的平衡意义重大。C.给海洋施肥虽然已开始付诸行动,但最终能否纠正碳失衡现象,遏制气候变暖,不少人对此并不乐观。D.给海洋施肥能使海洋浮游生物大量生长,提高海洋的整体物产能力,有利于渔业的发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后面题目。
给大海施肥
两千多年前,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地球。”1990年,美国海洋学家约翰·马丁首先提出了“海洋施肥”计划,以遏制二氧化碳增加所造成的全球气候变暖,并借用阿基米德的话幽默地说道:“给我半船铁,我就能创造一个冰河期。”
研究表明,全球气候变暖与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而海洋面积大约占据了地球表面积的70%,对于调节大气与海水中二氧化碳的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科学家早已推算出每年大气中大约有1000亿吨的二氧化碳被吸收了,而这过去大部分被算到了陆生植物的功劳簿上。今天,人们明白了,其实陆生植物每年只吸收了大约520亿吨,另一半是被浮游生物吸收了,可以说,海洋浮游生物在吸收二氧化碳方面的贡献和陆生植物平分秋色。
海洋浮游生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能够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而且它们繁殖速度快,平均6天就繁殖和死亡一次,其快速的生命周期是它们对气候产生影响的关键。它们死亡后有一部分未分解就沉入海洋深处,那里的海水温度较低、密度高,很难与其上面较暖和的海水循环交换,因此被固定的碳就能较长时间地停留在海里。通过这一被称为“生物泵”的过程,浮游生物将表层海水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转移至海洋深处,若干年后,上升的洋流将碳带回表层海水,重新回到大气层中。2001年,美国的研究人员报道了每年被泵入深海的碳物质总量在70亿—80亿吨之间。
现在,由于人类开采利用石油等化石燃料,二氧化碳回归到大气中的速度加快了约100万倍,彻底打破了碳在大气和海洋中的自然循环。因此,科学家们产生了给海洋施肥的想法,目的是增强海洋浮游生物的光合作用,加快二氧化碳的吸收速度,从而纠正碳失衡现象。
  到目前为止,世界各国的研究人员已先后开展了12项实验,证实海水中铁元素的缺乏会限制浮游生物的生长。于是,一些科学家提出通过施加“铁肥”将蓝色的海洋变成绿色的“森林”,使浮游生物大量生长以吸收过量的二氧化碳。而且,有科学家认为给海洋增肥会提高海洋的物产能力,有利于渔业的发展。2007年5月,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一家名为“浮游生物”的公司,在加拉帕戈斯群岛西北约560千米处的海面,启动了6项大规模“海洋施肥”实验中的第一项,向海洋倾倒了50吨赤铁矿粉。
  当然,对于铁增肥计划仍然存在不同意见。“关键问题不在于浮游生物的增加数量,而在于浮游生物沉入海底的数量。”美国科学家肯·布斯勒表示,“海洋表面的浮游生物就好比是我们花园里的青草,春季生长时会储存二氧化碳,到了秋季枯萎时,则会重新释放二氧化碳。而那些死亡后沉入海底深处的浮游生物就像红杉那样,能够把二氧化碳储存上好几个世纪!然而,沉入海底深处的浮游生物在浮游生物总量中所占的比例少则1%,多则50%,变化极大。”也有科学家对增肥计划可能带来的生态危机十分担心,并指出,通过数周时间的增肥行动而获得的数据对于长期的大范围增肥计划没有什么参考价值。另外,由于水生生物会在各海域间循环流动,某一海域物产能力的提高最终是不是可能导致热带海洋物产能力的下降,这一点尚不得而知。
小题1:下列有关“海洋施肥”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小题2:下列关于海洋浮游生物吸收二氧化碳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海洋浮游生物的生命短暂,它们死亡后会把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的碳全部带到海洋深处,从而减少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B.海洋浮游生物快速的生命周期之所以成为它们影响气候的关键,其原因是它们的生命周期越短,转移的碳越多。C.被浮游生物固定的碳能较长时间地停留在深海,是由于深海的水温度低,密度高,不易与其上面较暖和的海水循环交换。D.所谓“生物泵”是指浮游生物在死亡后将那些通过光合作用被固定的碳转移到海洋深处的过程。小题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约翰·马丁的“海洋施肥”

宋治回答:
  小题1:D小题2:A小题3:C   小题1:
最新更新
查询网(393r.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查询网 393r.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282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