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皇帝吃饭的地方叫什么名字?不是御膳房御膳房是为皇帝做饭的厨房清朝鼎盛时期的.
 更新时间:2024-04-25 10:27:22
1人问答
问题描述:

皇帝吃饭的地方叫什么名字?

不是御膳房御膳房是为皇帝做饭的厨房清朝鼎盛时期的.

孟秀艳回答:
  传统戏曲和历史题材的电视连续剧,经常出现皇帝请客的场面.皇帝请客,既不能领着一大群人,上城里下饭馆;也不能让后宫那些大小老婆或者女官亲自掌勺.其实,朝廷早就安排好了皇帝的饮食起居,专门有一个衙门,伺候皇家吃饭——那就是“光禄寺”.难怪皇帝一请客,便高声叫嚷:“光禄寺摆宴,替众卿贺功……”   光禄寺直属皇帝,成为御用大厨房,还是一点一点演变而来的.光禄寺原本是一级官署,权力很大,职责也较芜杂,无非是围着皇帝转——迎来送往,吃喝拉撒睡.这个部门掌管宫廷宿卫及大批侍从,很像内廷的“生活秘书长”.从北齐以后,光禄寺的职责越来越明晰,逐渐变成了伺候膳食的专门机构.直到隋唐以后,这个机构正式成为专司膳食.还用问吗?必须是皇帝喜欢、信任的官员,才有资格担任光禄寺的一把手.   按照隋唐官制,光禄寺的一把手叫做“光禄卿”,行政级别为“从三品”.副手叫做“少卿”,一般设2个副职,级别为“从四品上”.下设“丞”2人,“从六品上”.“主簿”2人,“从七品上”.光禄卿的行政职责是什么呢?“掌祭祀、朝会、宴乡酒醴膳羞之事.”根据分工不同,光禄寺这个庞大的机构分为四个署:太官署、珍馐署、良酝署和掌醢署.   (一)太官署(约47人)   太官署的长官叫做“太官令”,共设太官令2人,行政级别为“从七品下”;“丞”4人,“从八品下”.本机构掌供祠宴朝会膳食.每逢重大祭日,这个部门的长官,专门请顶头上司“光禄卿”和“少卿”来巡视膳食准备工作.“取明水、明火,帅宰人割牲,取毛血实豆,遂烹.”干这些活儿必须安全可靠,需要的人员自然很多.其中包括“府”4人,“史”8人,“监膳”10人,“监膳史”15人.每次可提供2400人的盛大宴会,外设“掌固”4人.   (二)珍馐署(约29人)   如果说,太官署负责“备料”,那么,珍馐署则主抓烹饪.这个机构的长官叫做“珍馐令”,共设“令”1人,行政级别“正八品下”;“丞”2人,“正九品下”.虽说级别不高,却掌握着供祭祀、朝会、招待宾客的各种菜肴,包括榛栗、脯脩、鱼盐、菱芡等等.“珍馐令”手下有“府”3人,“史”6人,“典书”8人,饧匠5人,掌固4人.   (三)良酝署(约52人)   一听名字就知道,这里的一把手——“良酝令”肯定是个“酒官”.本部门设“令”2人,属于“正八品下”;“丞”2人,正九品下.掌供五斋、三酒.享太庙,则供陈酿以实六彝;进御,则供春暴、秋清等水酒.其余人员还有:“府”3人,“史”6人,“监事”2人,“掌酝”20人,“酒匠”13人,“掌固”4人.   (四)掌醢署(约76人)   这个机构设“令”1人,级别“正八品下”;“丞”2人,“正九品下”.官儿不大,直接掌供醢醯之物:一曰鹿醢,二曰兔醢,三曰羊醢,四曰鱼醢.宗庙,用菹以实豆;宾客、百官,用醯酱以和羹.还有“府”2人,“史”2人,“主醢”10人,“酱匠”23人,“酢匠”12人,“豉匠”12人,“菹醯匠”8人,“掌固”4人.   皇帝贵尊人间天子,穿的是龙袍,住的地方是金鸾宝殿,行以辇代步.食,自然也不同寻常.皇帝如何吃饭,是不是如普通人家那般,一家老小围坐一桌?吃的都是不是山珍海味、满汉全席?在魏晋时期,曾有用人乳汁做菜的传说,后来的皇帝御膳中是不是这样?   皇帝吃饭问题,在过去是皇家机密,秘不示人.   皇帝怎么吃饭,各个朝代有各个朝代的吃法.饭菜的丰盛程度和搭配方法,也因皇帝们口味和喜欢的不同而有异.目前知道比较多是明清皇家的吃法.   皇帝用膳并不都如常人一般一日3餐,有的多,有的少.如清朝皇帝,一般每天只吃两顿饭,即早膳和晚膳.实际上,不论是两餐制还是三餐制,皇帝都不会挨饿的,中间会有点心小吃什么的.   皇家自称孤家寡人,这在吃饭时体现最明显,也是自己一个人吃,在专设的桌子前单独进餐,民间欲称“吃独食儿”.虽然皇帝喜欢吃独食儿,但吃饭时不会就他一个人,旁边会有侍候的宦官——侍膳太监.因为菜太多,桌子摆得满满的,用餐时远处的菜会不会便够不着?这不必担心,皇帝吃饭时并不用自己夹菜,太监会送到嘴边.   皇帝用膳时,除了太监在场,不远处还会站着听赏的人,如宠臣、皇子.皇帝不想吃,或是一时高兴,更多时候是吃不完,就会把美食赏赐下去.被赏的人只能在另设的桌子前,站着吃完.因为是皇帝赏的,即使不饿不想吃也得吃,而且要表示“味道好极了”.   早期,帝王吃饭时还会有乐队助兴,后来的皇帝只有寿诞或庆典活动的餐会上,才会用乐.但吃饭时摆谱,却一直被发扬光大,直到晚清仍是如此.   清末代皇帝溥仪在其自传《我的前半生》一书中,讲到了这点——   关于皇帝吃饭,另有一套专业术语:是绝对不准别人说错的.饭不叫饭而叫“膳”,吃饭叫“进膳”,开饭叫“传膳”,厨房叫“御膳房”.到了吃饭的时候——并无固定时间,完全由皇帝自己决定——我吩咐一声“传膳!”,跟前的御前小太监便照样向守在养心殿的明殿上的殿上太监说一声“传膳!”殿上太监又把这话传给鹄立在养心门外的太监,他再传给候在西长街的御膳房太监······这样一直传进了御膳房里面.不等回声消失,一个犹如过嫁妆的行列巳经走出了御膳房.这是由几十名穿戴齐整的太监们组成的队伍,抬着大小七张膳桌,捧着几十个绘有金龙的朱漆盒,浩浩荡荡地直奔养心殿而来.进到明殿里,由套上自袖头的小太监接过,在东暖阁摆好,平日菜肴两桌,冬天另设一桌火锅,此外有各种点心,米膳,粥品三桌,咸菜一小桌.
最新更新
查询网(393r.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查询网 393r.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2823号-6